(資料圖片)
昨天(9月7日),上海宣布延長住房公積金購買存量住房最長貸款期限的最新政策,從10月7日起實施。目前上海二手房市場中,約七成為房齡較長的房屋,業(yè)內(nèi)人士認為,新政將明顯減輕這部分購房者的還貸壓力,有效盤活存量住房流動性。
房產(chǎn)中介阿輝所在的門店周邊,都是2000年至2010年間的小區(qū)。新的公積金政策發(fā)布后,阿輝和同事們就在幫著客戶計算更改后的貸款。
根據(jù)新政,房齡在6至20年間的,公積金最長貸款期限從原來的15-29年,調(diào)整為不超過30年;
房齡為20至35年間的,公積金最長貸款期限從不超過15年,調(diào)整為不超過“50減房齡”,即15-30年。
阿輝算了一筆賬,如果是2003年的小區(qū),公積金貸款100萬元,此前貸款15年,月供6954元;新政實施后,如果貸款可以拉長到30年,月供則可以下降到4270元。每月還貸金額減少近四成。這對于他的客戶來說,減少了不小的資金壓力。
專家表示,本市的二手房中,70%的房源為400萬以下、房齡較長的中小面積住房,剛需是其主要購房群體,支付能力較弱。新的公積金政策,能夠與剛剛推出的“認房不認貸”形成協(xié)同,提升購買力。
(看看新聞Knews記者:陸瑤 編輯:張博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