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春拳傳承人董崇華在葉問雕像前駐足 陳賢宇 攝影 |
《葉問3》海報 (資料圖) |
葉問(左)與李小龍(右)(資料圖) |
羊城晚報記者 朱紹杰 周欣怡 通訊員 任海虹
5月23日,廣東深圳出品的舞劇《詠春》亮相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,再一次印證了這一嶺南武術題材的魅力。
近年來,舞臺劇《詠春》《俠影·詠春》等眾多文藝作品相繼取材于詠春拳的傳承故事,通過塑造以廣東武學宗師梁贊、葉問為代表的“中國英雄”形象,展現了以中華武術精神為核心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也從中照見了粵港澳大灣區(qū)文化同源、人緣相親、民俗相近的歷史人文風貌。
近代百余年,以詠春拳為代表的傳統(tǒng)武術在嶺南大地生根發(fā)芽,流播海外。開一扇門,傳千萬燈。在無數傳承人的接續(xù)中,在通俗文學、影視劇等文藝再造下,武術已成為一代一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、文化印記和俠客夢想,并持續(xù)在國際場域中不斷擦亮中國功夫的文化招牌,成為當代中國故事、中國文化、中國精神無可爭辯的代名詞。
壹 起源與傳說
在舞劇《詠春》武術顧問、詠春拳傳承人董崇華的引領下,我們來到位于佛山市南海區(qū)獅山鎮(zhèn)羅村聯星村的葉問紀念館。獅山鎮(zhèn)是一代詠春拳宗師葉問的故鄉(xiāng)。2012年,葉問紀念館在當地正式落成開放。紀念館仿照葉問位于蓮花路的大宅“桑園”所建:灰色的墻身、色彩明快的滿洲窗、配飾陶塑壁畫,頗具嶺南風味。
館中設置了常規(guī)陳展,介紹詠春拳的歷史沿革與概要。一面浮雕墻上,鐫刻了數位不同時代的詠春拳傳人形象,并附有文字:“(詠春拳)起于嚴詠春,衍于梁贊,傳于葉問?!?/p>
關于詠春拳的起源,意見并不統(tǒng)一。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,此拳種得名于南少林五枚師太的徒弟嚴詠春。在傳說中,詠春拳的創(chuàng)始人都是女子,動作明顯帶有女性身體姿態(tài)特點。不過,可考的歷史文獻中似乎并未有過“五枚師太”“嚴詠春”其人。
在葉問之子葉準的一本訪談錄中,曾提到1982年他到佛山探訪詠春拳大師彭南,彭南自述詠春的祖師是一個叫“攤手五”的湖北人?!皵偸治濉币苍霈F在戲劇家歐陽予倩《試談粵劇》中,雍正年間他因反抗朝廷逃亡至佛山,設立會館,把一身武藝傳給紅船弟子。后來郭沫若在贈給廣東粵劇團的《七律》詩中也用了這個典故:“昔有名伶攤手五,佛山鎮(zhèn)上立戲班?!?/p>
詠春拳的傳播與反清運動、戲班活動的關系可見一斑。董崇華介紹,詠春拳的打法是在短線內小范圍進行短促突擊,符合船上空間狹小、漂移不定的特點。
貳 小眾與大眾
步入紀念館,葉問形象的雕塑正襟危坐于正堂,上懸牌匾書有“一代宗師”。小院一側,還有葉問與其弟子、國際影星李小龍過招練手的雕像,墻面上還掛有詠春拳標志性器械“六點半棍”。
李小龍以及《葉問》《一代宗師》等電影,讓詠春拳從佛山走向世界,從武術界走入大眾視野?!霸伌喝旧硎且粋€小眾拳種。”董崇華說,“我從小愛好武術,崇拜李小龍。雖然不了解這個拳種,但我相信偶像:李小龍那么厲害,詠春肯定很厲害?!?/p>
采訪過程中,多位傳承人不約而同提到詠春拳別名“少爺拳”,這是形容過去的詠春拳往往閉門私授,不設武館開門傳藝。據目前可考資料,從清末在佛山開醫(yī)館藥鋪的梁贊(1845-1922)開始,詠春拳才有了關于歷史傳承的明確記載。梁贊一生甚少收徒,只傳了自家次子梁壁以及外號“找錢華”的陳華順。詠春拳門內以授徒為職業(yè),則是從陳華順開始的。從此算起,不過一百多年。
在梁贊之后,佛山出了陳華順、陳汝棉、吳仲素等詠春名家。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,阮奇山、姚才、葉問成為佛山“詠春三雄”,名噪一時。
“葉問遷居香港后所作的改良,為詠春拳又打開了一扇門?!毕愀劢髮W歷史系教授麥勁生指出,20世紀50年代,葉問在香港授拳時,對詠春拳的授藝方式、拳術用語以及器械進行了改良。他以“180度轉身”等替換了“兩儀八卦”等語意隱晦的傳統(tǒng)拳術用語,并引入了現代詞匯解釋拳理,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均能快速理解詠春拳,同時也為把詠春拳法翻譯成英語帶來了極大的便利。
在港期間,葉問還以管理培訓班代替?zhèn)鹘y(tǒng)的家長式教學方法,提高了詠春拳教學的效率,也因此降低了學習費用。葉問還把傳統(tǒng)埋地式的木人樁改良成適用于現代建筑的橫擔樁。由此,詠春拳以淺顯明了、通俗易懂的面貌,在香港開宗立派,經過葉氏弟子、門人孜孜努力,傳至全世界,成為一派名拳。葉問于1967年成立詠春體育會,并注冊為有限公司,成為香港第一個注冊的武術團體。
叁 食粥與俠氣
舞劇《詠春》開啟全國巡演之際,我們在佛山市中心一棟不起眼的小樓里,找到了姚忠強開設的詠春拳武館。姚忠強是當年“詠春三雄”之一姚才的孫子。他告訴記者,平時這里都是入夜才開館,學拳者大多為下了班的白領藍領,或放了學結束自修的學生少年。
在嶺南語境當中,“食過夜粥”即“練過功夫”的暗喻,正是因為練武者結束訓練后,常會聚在一起宵夜吃粥。歷史上,詠春拳從來不是一個職業(yè),理解成“強身健體的業(yè)余愛好”可能更恰當。姚忠強在退休之前,在佛山當地的一家老字號飯店當采購員,不過,5歲就開始練拳的他,始終覺得傳承需要一個武館。2002年,38歲的他跟兄弟一起成立了一家詠春拳館,開始面向社會招收學員。
武術讓百余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抱團發(fā)展,相互扶持?!皫熜值艿那檎x最重要?!币χ覐姷牡茏育埡I^去是一名廚師,他說,學武之人來自各行各業(yè),因為共同“食夜粥”,工作生活上也會互相幫忙。
據資料記載,清朝中期,習武成為佛山社會底層、普通百姓生活安寧的保障。隨著經濟發(fā)展,外來人口大量增加,佛山等珠三角腹地漸興練武之風。
清代時佛山已有武館400多家。各家各派吸納南北武術流派精華,因地制宜發(fā)展其體系與特色。武館組織與秘密會社積攢的動員能力和組織架構,亦成為后來太平天國運動、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正如學者余英時所指出的,清末的“俠氣”突破了傳統(tǒng)“名節(jié)”的格局,最終和現代的革命精神合流。
前面提過的“詠春三雄”就是當時在一起“食夜粥”的好友。三人中,阮奇山歲數最長、姚才次之、葉問年紀最小。據姚忠強介紹,當年三人家境相近,感情很好,一起練拳切磋,常在姚才的桑基魚塘中釣魚。多年以后,葉問去往香港開宗立派廣收門徒,被稱為“葉氏詠春”;阮奇山將本門功夫傳于岑能,由佛山帶入廣州;而姚才則創(chuàng)下“姚氏詠春”,以蛇形手為特點,留守佛山。
肆 傳燈與重興
20世紀中葉以來,南北武術再度匯流嶺南。1953年,太極拳宗師吳公儀與白鶴拳大師陳克夫比武的事跡經由報章傳播后,梁羽生的《龍虎斗京華》與金庸的《書劍恩仇錄》應運而生,掀起了香港新武俠小說風潮。電影商也開始引入南派武術的真功夫,取代當時制作簡陋的神怪武俠片,拳拳到肉的武打片蔚然成風。香港武打片、功夫片與動作片成為了中國電影的金字招牌。
武術故事自此成為通俗文藝不斷取材的寶藏,也形塑著世人對于中國功夫的印象。20世紀40年代,通俗小說《佛山贊先生》以文言、白話文、廣東話混雜的三及第文體,講述詠春拳故事,印行數萬冊,大受歡迎,成為后人口耳傳頌的母本。自1956年至1994年,任彭年、張徹、洪金寶、袁和平等人先后拍攝了《永春三娘與洪熙官》《洪拳與詠春》《贊先生與找錢華》《詠春》四部與詠春拳相關題材電影。
但詠春拳本身仍然“小眾”,直到功夫巨星李小龍揚名,才實現“墻內開花墻外香”。董崇華、姚忠強等傳承人普遍認為,詠春拳傳承的一大分水嶺是2008年,即便佛山是詠春拳起源地,但在2008年之前,本地人知道這個拳種的卻不多。直到電影《葉問》上映,詠春拳才被置于聚光燈之下。
2021年,逾百年歷史的詠春拳(佛山詠春拳)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,為嶺南武術非遺翻開新的一頁。佛山非遺中心主任張雪蓮表示,佛山詠春拳申請國家級非遺時,得到了與會專家評審一致認可,全票通過,是極少數全票通過的武術項目之一。
詠春拳以快著稱,當下傳承人探尋了不少新渠道、新方法,以適應時代發(fā)展:參加真人秀綜藝節(jié)目、每天發(fā)布教學短視頻、遠赴俄羅斯等地開班授徒,等等。近年龍海森辭去原職,開起了武館,專心以教拳為業(yè)。在他看來,無論時代怎么變,嶺南武術百年以來承載的核心精神從未改變,正如詠春拳的練習都是從一套基本功“小念頭”開始,象征著練拳如做人:念頭正,終生正。
訪談
嶺南武術瑰寶凝聚灣區(qū)文化認同
李朝旭(廣州體育學院武術學院教授)
羊城晚報:關于詠春拳的起源眾說紛紜,學界如何看待這個話題?
李朝旭:武術拳種的起源,一直有仙人傳功、夢游授功、自然悟道等說法,這其實都是后人的“層累創(chuàng)作”,折射出武術在不同歷史時期發(fā)展中所關聯的時代背景、社會變遷和文化心理。
比如不少廣東拳種都奉“至善和尚”為源頭,但從常理來說,一個人怎么可能掌握這么多拳種?所以,“至善”可能是一個人的名字,但它也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推崇的道德品質,應該也是在反映中國武術的精神和價值觀。所以,我們要衡量武術拳種的起源、形成與發(fā)展,就不能只是道聽途說。
20世紀80年代,國家體育總局(時為國家體委)提出,認定一個拳種需要符合四個標準(也稱“十六字方針”),即源流有序、拳理明晰、風格獨特、自成體系。當時認定拳種129個,廣東有22個最終列入名錄,詠春拳也在其列。
按照上述標準來看,詠春拳的形成離不開梁贊這個人物。至少是從梁贊開始,詠春拳的歷史人物具有了“文獻”可考性。
羊城晚報:武術傳承發(fā)展如何折射出嶺南(大灣區(qū))的地域特點、文化特征?
李朝旭:我們常說“南拳北腿”,其實與地理條件有關。北方地勢平坦,多用腿法、跳躍;南派武術重“拳”,尤其注重下盤功夫,則與嶺南水網密集、舟楫當步的環(huán)境有關。詠春拳在練習時用的木人樁、二字鉗羊馬,都與船上生活的逼仄、顛簸等特點相適應。
從歷史學、社會學的角度來看,南派武術的發(fā)展也是中國晚近代歷史的縮影。清中葉以來,珠三角吸引來大量的流動人口。缺乏保護的底層群眾與商人階層,希望通過練武強身健體、抱團自保、相互扶持。清末民初,武術及其群體在“反清復明”斗爭乃至反帝制革命中充當了重要角色。
羊城晚報:民國時期,武術一度被上升為“國術”。如何看待它這個歷史角色?
李朝旭:1929年,張之江等人推動國民政府成立了“中央國術館”,武術被稱為“國術”。隨之,又開展了一年一度的“國術國考”。當時的教學內容包括中國傳統(tǒng)武術的不同拳種和流派,這對梳理武術體系、確立傳統(tǒng)武術與現代國家的關系,都起到積極推動作用。廣州體育學院武術學科奠基人之一張登魁教授,就是1933年第二屆“國術國考”摔跤項目的冠軍。
隨著時代發(fā)展,有志之士不斷借鑒西方知識、體育資源,更新中國武術,使套路運動和搏斗運動并駕齊驅,有規(guī)可隨,目標亦從格斗技擊演化為以強健體魄為主。當代,中華武術已成為“全民健身”“奧運爭光”“文脈相系、非遺傳承”的民族體育項目。
羊城晚報:在凝聚粵港澳大灣區(qū)文化認同上,南派武術有怎樣的作為和優(yōu)勢?
李朝旭:以詠春拳為例,它的發(fā)展真的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,值得慶祝,更該珍惜,且當敬畏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文藝門類從這一嶺南武術瑰寶中汲取養(yǎng)分,如電影《葉問》、粵劇《鴻勝館》、舞劇《詠春》等,非遺傳承人和藝術家的有機融合與創(chuàng)造,大大擴展了嶺南武術的影響力。
粵港澳大灣區(qū)文化同源、人緣相親、民俗相近,這些特點都在嶺南武術中有著鮮明體現。時至今日,能在香港、澳門等地,沒有代際代溝、沒有地域差異、沒有溝通障礙的非遺項目,南派武術首屈一指。數十年來,無論是武術故事中的人物,還是與武術深度相關的舞龍舞獅、跌打正骨,都是粵港澳大灣區(qū)共存、相通的文化記憶和日常生活,維系著我們共同的人文情懷。
延伸
精武體育會與廣東人
1904年,流亡日本的梁啟超署名“飲冰室主人”,出版《中國之武士道》一書,呼吁尚武精神。
1910年,霍元甲在上海創(chuàng)辦的精武體育會,是以教授、弘揚中華武術,培養(yǎng)革命力量為主要活動和任務的群眾性武術團體,也是中國近代體育史上歷史最悠久、成立最早并有深遠影響的民間體育團體?;粼兹ナ篮?,陳公哲、盧煒昌、姚蟾伯、陳鐵笙擔負起傳續(xù)重任,被稱為“精武四杰”,除姚蟾伯外,其他三人均為廣東人。
對精武體育會創(chuàng)立和發(fā)展貢獻最大的當屬陳公哲。他主導下的精武會,努力改變人們對武術的態(tài)度,并將武術改造為體育,借鑒西方體育運動會的形式,提升武術的社會地位與群體觀瞻價值。陳公哲還大力引入攝影術,成立精武會攝影部。通過在上海大劇院等場所放映武術影片,邀請各國領事觀看,令精武會邁出武術文化國際傳播的第一步。
廣東人盧煒昌、陳鐵笙則引領精武會著書風潮。盧煒昌寫下了四萬余字的《我的拳術意見百則》,借鑒西方體育理論,對武術的傳播、教學起到重要作用;陳鐵笙以闡發(fā)傳統(tǒng)武藝及其精神為己任,編成《精武本紀》,收集整理精武會成立十年以來出版的武術著述,為后人留下史料基礎。